第五章 “正确营养”带来的健康帮助(6/6)

第五章   “正确营养”带来的健康帮助(6/6)
        —植物的营养内涵

二、植物的营养内涵
 
1 种植和采收
 
每一种植物都有最适合生长的种植环境及季节,而采收方式与过程亦会影响品质,本草植物最佳的采收营养价值时间是在其有效成份最丰裕的时候,如果时间不对,本草植物营养价值可能会大为减少。以稞麦及稻米为例,最具营养价值的时间是在它们还很嫩之时,香菇、灵芝在幼嫩时期所含的营养对免疫系统帮助最大。对人参而言,则要愈老愈好,至少经过六年的种植。有些种植者试图以刺激剂或化学肥料加速其成长,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将人参成长时间缩短,但也可能大量降低人参营养成份,如果将种植二、三年的人参就收成,那就不该称其为人参。仙人掌则于采收前需要种植多年,才能获得比较多的营养,对免疫系统的功能才有较好的效果。
 
另外,从收成的阶段来说,以香蕉而言,在未成熟还青绿时就采收下来,其中的植物营养素会比较低,对免疫系统比较没有帮助,如香蕉在树上成熟,它的植物营养素含量就会很高,对免疫系统就有相当好的效果。
 
2 植物的物种
 
营养免疫学是一门新科学,专门研究营养与免疫之间的关系。而此学科一再强调的是“营养健全的免疫系统具有正面性的影响力”。所以在了解本草植物为营养的最佳来源后,营养免疫学首先就要研究何种植物有益于我们的免疫系统。举例来说,姜有八十多种,每种都含有不同的营养成份;屹立于沙漠中的仙人掌富含植物营养素,且美国防癌协会也已证实植物营养素有防止癌细胞扩散的功能;玫瑰富含营养成份和抗养化剂,能够帮助防止DNA的损坏,促进伤口愈合;大豆富含异黄酮(Isflavones),能够降低胆固醇指数并能预防骨质疏松症和心脏病。此外,大豆中含有的染料木黄酮(Genistein)能够抑制癌症,而大豆中的植物性荷尔蒙还能减轻更年期症状。
 
每一品种的植物都有专属的营养属性,选择正确的品种是获得高质量营养的健康关键。
 
3、   挑选植物的部位
 
从事本草植物加工的人必须知道该使用本草植物的哪一部位,否则消费者将得不到预期的营养。
 
营养免疫学研究整个植物中哪一个部位对人体健康最有裨益。例如桑树的叶、葡萄的籽、仙人掌的汁、丝瓜茎的汁、人参的果实,都是最富营养的部位。葡萄籽中有一种植物营养叫OPCOPC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比维生素C20倍,OPC抗氧化剂对心血管、眼睛、视网膜疾病,也有很好的效果。数千年来,人参一直被当成是对人体最有价值的本草植物,尤其是其根部。但近年来科学研究发现,其实人参果实蕴含了极其丰富的营养成份,它甚至比人参本身还要稀有珍贵。人参果实富含抗氧化剂,能明显提升人体抗氧化功能。更重要的是,人参果实含有比人参茎部高出大约4倍之多的人参皂苷,具有镇静、抑制作用,能够抗疲劳、增加肠蠕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免疫和对抗白血病细胞等功能。
 
通过了解植物性食物的制作处理过程以及我们食用植物的哪个部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地摄取营养。例如,专家认为将小麦碾磨去壳会流失壳中所含的食用性纤维、维生素B和植物营养素。即使后来再加入纤维和一些流失的维生素,这些碾磨过的产品依旧缺少其他不可替代的营养,例如植物营养素。
 
4 植物的处理方法
 
制造技术影响营养
 
本草植物的加工方式可以决定本草植物的营养价值,加工的人士也必须了解个别植物的加工要旨。例如有些本草植物泡水太久会造成养分的流失;有些则可能因高热而破坏应有的营养。
 
浓缩本草植物的营养,亦可能因所用浓缩技术而有增减。举例来说,种植了10年的人参即使只浓缩了1-2倍,比起种植2-3年的人参经过10倍浓缩,其营养成份仍然高出许多。藉长时间煮沸而浓缩的本草植物,无论在效能或浓度上,几乎都会降低,同时,如采用的部位不对,浓度较高也不能提供更具价值的营养。总而言之,浓缩本草植物的营养效能,取决于其浓缩方式。
 
储存要注意
 
本草植物储存方式也可能影响品质,本草植物必须储存于阴凉、暗而干的处所,然后才能加工。如果不符合这些条件,本草植物的价值将会令人大失所望。另外,植物之营养素非常不易保存,以玉米为例,收成三天后其营养成份就会下降,所以,即使您摄取了该项蔬菜,却不易得到完整的营养素。那么该如何保存植物的营养成份呢?
 
经过研究发现,如果植物不马上吃掉,冷冻起来会是保存的最好方式,使用“冷冻干燥法”,来保存不能加热的植物营养成份。我们知道水有三种不同的形态:冰、液体和气体,而冷冻干燥法即是让冷冻后的蔬菜水分,由冰的状态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体,经过此干燥程序出来的蔬果其气味、颜色、形状皆能完全保存。但大豆则不同了,如前所述,豆类内含有一种毒素,一定要经过60度高温才能去除其毒性,对于这些需经温度以去除毒性的植物而言,“喷雾干燥法”则是再理想不过的了。它是通过不断的喷雾、混合和干燥来使物质从液体变为粉末。因为此项技术所使用之温度不是很高。
 
能不能煮?
 
一些苗之类的东西,具有毒性,这是大自然自我保持的一种功能,这一类的毒性只要煮一煮,就去除毒性,植物有些需要煮,有些不需要煮。举例来说,煮沸仙人掌会使其营养成份流失,而人参加热后仍能保持营养成份。
 
过度烹煮食物时,会摧毁部分维生素的化学结构,而随着饮食中维生素化学结构的破坏,营养也往往跟着流失,这也是一般人认为煮蔬菜的水比蔬菜更具营养的思考根据。当超市以高湿方式企图延长蔬菜的生命时,也会摧毁蔬菜内的维生素。因此,保有市售产品之适量水分,对该产品品质与营养甚为重要。
 
同样的,烹煮蔬菜也会导致营养流失。其他方法如冷冻干燥或翻炒能够保存大量营养。专家也建议保留水果和蔬菜的外皮,因为这些外皮中很有营养。不过水果和蔬菜外皮必须使用蔬果专用植物性洗洁剂彻底清洗以除去化肥和杀虫剂的残留物。
 
高热会摧毁很多本草植物的营养成份,而所有本草植物都有特定的加工需求,如依本草植物特定需求加工,并注意其独特条件,即可保有最高的营养价值,但在调配某些本草植物时,会出现一些问题,一些本草植物食品制造商试图将其本草植物成份藉共煮制备方式融合(所谓共煮便是在同一温度下把本草植物成分混在一起煮或蒸)。虽然这对青豆、胡萝卜、及利马豆很适合,却常会摧毁需要不同温度及时间处理的本草植物的营养。它们的均衡也会受到破坏,当然营养价值也不如预期的好,因此在寻找最高品质、最均衡配方的本草植物时,应该只买个别蒸煮制备的配方。